專欄 下頁
港是港非
最新財政預算案提出,將進一步投放資源培養科技人才,包括透過課外活動培養學生興趣與應用能力。編程教學受到各國重視,外地更希望透過拉近數碼鴻溝,減少貧富懸殊。 重視編程教學 拉近數碼鴻溝 港府計劃斥資2億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根據最新財政預算案,港府將預留5億元優化郊野公園設施。本港疫下到訪郊野公園的人數大增,當局須關注此趨勢為自然環境帶來的壓力,亦須協助傷健人士使用此類設施。 鼓勵勿亂丟垃圾 防口罩播毒 港府預留的5億元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大埔一處放生黑點發現有逾20隻巴西龜死亡,疑似市民胡亂放生所致。本港近年屢有放生不當的情況,港府有計劃在未來加強監管,市民放生時亦需自覺注意挑選合適地點與品種。 放生致龜咬龜 有違積福原意 香港棄龜關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本港部分學校推行「正向教育」(positive education),一改以往只根據成績給予褒貶的做法。此教育理念旨在啟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與動力,但家長與教師仍需避免一味表揚兒童,以免弄巧成拙。 提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本港早前調查顯示,僅約3成市民願意參與新冠疫苗接種計劃,但本港昨天首日網上預約,反應踴躍,由本周五(2月26日)至3月11日兩星期的預約已經額滿。不過,港府可借鑑海外經驗,外地有政府與商家為提高市民接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英國與日本的安老院陸續引入一款能夠表達情緒的機械人,為孤獨長者作伴。孤獨對身體的危害相當於每日抽15枝煙,疫下孤獨問題更為嚴重,科技並非萬能,卻或能夠減少此問題。 孤獨殺傷力 如每日抽15枝煙 歐盟委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疫情嚴重打亂學生學習進度,英國政府計劃在暑假安排學校補課,但有教育組織反而呼籲讓學生多玩樂。各地網課成效不佳,補課在所難免,但家長仍應設法鼓勵子女保持身心活躍。 網課成效差 DSE生難跟進度 英國一個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港府表示,本港現時醫生人手不足,導致公立醫院輪候時間較長,有需要引入更多海外醫生以紓緩醫療系統壓力。除了引入海外人才外,外地亦會成立更多醫學院,旨在培養更多本土醫科人才。 港每1000名人口 僅有2名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疫下經濟不景,加上大眾環保意識日增,令英國年輕世代時下盛行交換衣物代替購買新衣。Z世代可謂疫下推動二手市場的生力軍,反映消費者愈趨重視優化消費習慣,減少不必要的支出與浪費。 崇尚「道德時尚」 Z世代成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本港有機資源中心最新調查指,有機菜檔在新冠疫情期間有增加趨勢,但造假情況更為嚴重。本港暫無官方的有機蔬果認證系統,外國則由政商合作提供認證、並使用科技打假,保障消費者權益。 冒牌有機菜檔 疫下數目倍增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內地政府將在全國中小學實施手機禁令,旨在保護學生視力、提高專注力,及打擊上網成癮問題。各地政府與學校陸續實施規定,除為了提高學生成績,亦冀打擊校園欺凌。 教育部的新通知指,學生在未來除非得到家長同意書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香港控酒聯盟指出,有飲酒習慣的港人疫下飲酒量或有增加,不少人更誤信飲酒可殺滅新冠病毒。 事實上,飲酒不但無助消滅新冠病毒,更增加健康風險,市民宜注意安全飲酒量,亦可考慮以健康方式紓壓。 弱化人體免疫 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本港一項研究推算,過百萬名打工仔存在不同程度的精神困擾,認為精神損害應歸類為職業病。員工精神健康轉差可帶來嚴重經濟損失,企業疫下更宜重視遙距工作帶來的倦怠(burnout)。 香港民意研究計劃與香港研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港府就手機SIM卡實名制諮詢公眾,旨在打擊由智能卡衍生的罪行。此類措施在絕大部分國家與地區早已實施,本港不應與全球脫節,惟諮詢期宜再延長。 港府多項建議 商界憂礙生意 港府就SIM卡實名制提出多項建議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中大研究發現,攝取多種食品添加劑會令破壞腸道菌群平衡、誘發炎症性腸病。炎症性腸病更可引致其他健康問題,包括癌症,預防方法除了靠注意飲食,亦不可忽視心理健康。 中大一項名為「ENIGMA研究」的項目發現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本港有學生在社媒上發帖,表示學校要求在網上考試時仍要穿着校服,引起網民討論。穿校服等行為或有助在疫下為生活帶來規律,但教師除關注形式以外,還需盡量改善網上教學方式,幫助學生適應。 本地中小學因應疫情已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導盲犬協會一項調查顯示,逾8成市民認為政府應制定政策保障導盲犬使用者。本地導盲犬使用者除可能缺乏合適犬隻,帶同出門更或遭歧視,政商皆宜提供措施保障他們的權益。 加強公眾教育 增包容理解 據導盲犬協會表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本港旅遊業受疫情重創,業界呼籲政府考慮與各國商討疫苗護照事宜,為開通旅遊創造條件。各地人們陸續接種新冠疫苗,為旅遊業復甦帶來一綫曙光,未來能否免隔離出埠,更或視乎疫苗接種紀錄。 研特殊二維碼 記錄接種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本港網絡起底問題嚴重,但有關條例被形容是「無牙老虎」,個人資料私隱專員公署正檢視定罪與舉證門檻。 不少人的個人資料在網上公開,增加被起底的風險,法例需與時俱進。 檢視舉證門檻 增罰則阻嚇力 個人資料私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
生產力促進局指,去年處理的網絡釣魚攻擊個案呈升勢,與疫下綫上活動增加有關。隨着在家工作安排愈趨被企業接受,相關網絡安全風險不得不正視,以免重要數據洩露。 生產力促進局轄下的電腦保安事故協調中心表示,去...
黃凱迪
港是港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