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 下頁
評論‧世情
通關復航,不單是旅遊業的訴求,亦是市民的共同意願,也是新一屆特區政府最迫切的工作。本屆政府上任不足兩個月,先暫緩了航班熔斷機制,又實施「3+4」檢疫,為香港恢復對外聯繫踏出了重要一步。 回內地檢疫 樽...
姚柏良
評論‧世情
由政務司司長領導之「弱勢社群學生擺脫跨代貧窮行動小組」,上星期公布了先導性質支援2,000位劏房戶初中生的「共創明Teen計劃」,目標是透過師友配對,讓基層學生培養正確理財觀念:各學員會在友師指導下先...
黃永
評論‧世情
隨着硬件和軟件的不斷進步,人工智能已成為全球炙熱的科研領域,商業市場亦非常看好,例如科技產業諮詢公司Gartner估計,人工智能軟件市場於2025年的增長率將會為31%,總值達1,300多億美元;研究...
黃錦輝
評論‧世情
新一屆特區政府上任約兩個月,本港新冠疫情卻未有隨之回落,現時社交距離措施僅大約維持在上屆政府所頒布的程度,過去兩個月科學實證顯示,疫情並沒有遏止迹象,反而隨着BA.4及BA.5變異病毒株逐漸成為主流,...
龐朝輝
評論‧世情
疫情反覆,不少市民需要自行做快速抗原測試,學校教職員、學生、在公立醫院和護老院工作的人員,都需要每日進行測試,不少企業也要求員工定期進行快測,而每位入境旅客更必須進行11次快速測試和5次PCR核酸檢測...
陳智思
評論‧世情
保安局副局長卓孝業日前回應近日社會熱議的東南亞「賣豬仔」問題時表示,據求助數字計算,今年至今共有37名港人受害,當中14人現時已確定安全,其餘23人相信仍在緬甸或柬埔寨,人身自由或受限制,安危未知並建...
劉國匡
評論‧世情
世界似乎正步入一個相對動盪的階段。中美關係丕變,兩國之間的經濟戰與宣傳戰早已出現,軍事衝突的風險也不能排除。過去幾十年,世界經濟得到全球化分工與貿易之助,生產力得以迅猛發展,但現時在美國帶動下,全球化...
雷鼎鳴
評論‧世情
各國政府為了應對氣候變化,近年都以碳中和為目標,聯合國大會早於2015年通過《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》,當中在2050年之前達至全球碳中和,是應對氣候變化「全球最迫切的任務」。過去數年,尤其在新冠疫...
劉會平
評論‧世情
除了持續的新冠疫情和房地產危機,內地現在正面臨又一個考驗:高溫和乾旱天氣引起的新一輪電力短缺。由於部分河流斷流,水力發電受到直接影響,其中四川省的情況最為嚴重,當地政府不得不限制工業用電,以保證最低限...
艾西亞(Alicia García Herrero)
評論‧世情
《財富》雜誌於本月上旬發表2022年的世界500強企業排行榜,前10名當中,中國企業佔4間、美國企業也是佔4間,中美兩國可謂平分秋色,其餘兩間分別由沙特阿拉伯和德國佔榜(見表)。 中國企業入榜數 連續...
彭倩
評論‧世情
最近總是聽到在Facebook上買東西被騙的新聞,這兩天遇到個朋友,竟也告知我,因為貪便宜在Facebook上買無人機,被騙了數千元的經歷。網絡世界信息紛繁複雜,但其實綫上交易與綫下買賣一樣,無非「信...
耿春亞
評論‧世情
本屆特區政府就任後的第一份施政報告,會有多少「含金量」?市民非常期待。行政長官李家超近日出席了多場施政報告諮詢會,向社會各界和市民徵集意見,他表示要認真梳理市民的意見,在施政報告中回應市民訴求,從現在...
屠海鳴
評論‧世情
通關是業界最逼切、關切的議題,特區政府本月初宣布縮減入境檢疫期至「3+4」,即3天酒店檢疫加4天家居醫學監察,並實施「紅黃碼」制度,容許持黃碼者上班、乘搭交通工具、進出商場等,為本港經濟發展和社會復常...
陳祖恒
評論‧世情
香港回歸25周年,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顯著提升,香港成為全球首要IPO融資地、亞洲主要債券市場以及離岸人民幣中心,在國際金融中心指數(GFCI)中排名第三。回顧25年歷史,國際金融中心的鞏固和發展,關鍵詞...
譚岳衡
評論‧世情
立法會全體議員大會雖然正處於夏天休會期,但上周三特區政府已恢復「前廳交流會」的安排,由政務司司長率問責官員團隊與議員商討,有哪些緊急或須優先處理的政策措施,務求施政方向和進度能夠盡量符合代議士乃至公眾...
黃永
評論‧世情
即棄塑膠濫用成災,為堆填區和自然環境帶來沉重負擔。《香港資源循環藍圖2013-2022》提出在2022年或之前,將都市固體廢物人均棄置量由2013年每日1.27公斤減至0.8公斤。今年是驗收成果的年份...
林筱魯
評論‧世情
香港再一次蟬聯全球最長壽的地區,港人平均壽命持續增長。筆者早前撰文提到的長輩黃老太,近日於社區長者中心慶祝生日,中心的義工們一臉興奮地祝賀她長命百歲,有一位義工更順應潮流,祝賀她長命百二歲!對此黃老太...
李燕瓊
評論‧世情
本屆特區政府強化青年事務,在政府架構重組方案中,將處理民政及地區事務的原民政事務局,改組為民政及青年事務局,銳意強化政府在處理青年問題上的決心。以往本港青年一直面對各式各樣的問題,例如失業率較其他年齡...
龐朝輝
評論‧世情
在學生人數減少的影響下,自資院校面對收生不足的情況。在供求失衡下未能升讀資助學士學位的中六畢業生,在往年可能會選擇修讀自資學士學位或副學位,但在近年競爭減少的趨勢下,更大比例的畢業生有機會升讀資助學士...
陳朗軒
評論‧世情
台海局勢呈現大變,中國已顯出有決心、有能力,隨時可把台灣海空封鎖起來;解決台灣問題用北平模式,圍而不攻,逼出個傅作義,確是後遺症最少的方法。美國一心要遏制中國的發展,當會盡力破壞中國的戰略,但美國應不...
雷鼎鳴
評論‧世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