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 上頁 下頁
專家論市
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,擁有穩健的金融和監管制度。雖然本港近期需承受疫情等外圍因素衝擊,但是資金外流情況未有明顯出現,相反港元滙率偏強,不斷觸發強方兌換保證,反映資金正不斷流入。筆者認為,國內資金在疫情...
麥世強
專家論市
全球矚目的美國總統選舉總算塵埃落定,民主黨拜登成功擊敗特朗普,當選成為美國下一任總統,並且在當選勝利宣言中表示,上任後首要工作是修補美國撕裂。 但拜登上任後會否繼續視中國為敵人?這對中美關係變化可說非...
謝順禮
專家論市
上周美國總統大選,全球矚目。經過近一個星期點票,拜登應該穩奪足夠的選舉人票,估計可以順利當選。 其實,特朗普跟拜登特爭持相當激烈,選前民調幾乎一致認為拜登會勝出,但在點算親身投票的時候,特朗普竟然是領...
李峻銘
專家論市
美國總統選舉塵埃落定,拜登的勝出並非其政治表現優異,而是因為特朗普的政績太差,美國選民不願再給他連任機會,在別無選擇之下,惟有將選票投給拜登。 的確,特朗普在任期間,對外到處撩事鬥非,實施單邊主義,對...
蔡志忠
專家論市
美國總統大選誰人勝出依然存疑。然而,香港人似乎認定不論拜登或特朗普取勝,遏華政策卻是民主及共和兩黨一致的共識,所以不論誰當上總統,分別只是採用的手法或有不同。 也許是這個原固,現時有能力置業的港人,還...
柯興捷
專家論市
每次駕車路經觀塘繞道,沿途看見的多幢新型甲級寫字樓,配合夜景,都正正提醒我們東九龍正蛻變成香港新的核心商業區,雲集全港最新、設備最佳,甚至樓面最大的寫字樓,商業氣氛已極為濃厚,東九龍新交通幹綫於202...
譚蔭培
專家論市
根據運房局公布第三季私人住宅一手市場供應統計的數據顯示,在未來三至四年私樓供應量只有9.2萬伙,創四年新低。 如果以2017年第二季的9.8萬伙相比,亦已大幅下跌6,000伙。另外,可隨時動工的熟地亦...
謝順禮
專家論市
新冠肺炎對全球影響深遠,打擊本港各類零售產業,以往客流量龐大的實體零售商,例如購物商場、百貨公司等,均遭受嚴重衝擊,生意額大幅下降,香港步入「零售業寒冬」,不少商舖在疫市中結業。筆者指,零售業市道疲弱...
鄒永堅
專家論市
本港疫情最近稍為緩和,筆者也趁機在各區走一走,不難發現各區的舖位都出現大量吉舖,尤其是過往自由行熱門旺區如銅鑼灣、灣仔及油尖旺等等。粗略估計,吉舖佔三分一以上;民生區情況似乎好一點,吉舖少於20%。 ...
李峻銘
專家論市
英國首相約翰遜為防控疫情實施封城1個月,卻無阻港人在英國置業的風潮。上月英國政府公布落實香港BNO持有人申請居留簽證的費用,令大批心大心細考慮移居移民的港人加快入市行動。不過熱潮容易令人迷失,在人買我...
李丹翔
專家論市
香港住宅樓市一直被批過於商業化,當年由於經濟好,置業需求猛增,業主們持貨傾向只租不賣,要業主心動割愛,就得出高價利誘。所以香港報章報道樓市,幾乎都是新高價成交消息,市民要置業就得準備更進取出價。 但由...
柯興捷
專家論市
亞洲兩大國際城市香港與新加坡率先達成「航空旅遊氣泡」原則性協議,有望以此形式免除往來旅客的強制檢疫隔離措施。此舉不只滿足人們跨境公幹、旅行的需求,更是為了重啟遭疫情重創的經濟,尤其是與旅遊業相關的零售...
陳汝軒
專家論市
10月政府公布位於新界東涌第57區的東涌市地段第45號用地的商業地招標,因地價標金未達到政府就該用地所訂的底價而流標。 流標屬預料之內 該幅東涌商業用地地盤面積為13.3萬平方呎,可建樓面面積達126...
謝順禮
專家論市
美國大選,其實無論哪一方是得勝,其實都是美國輸了。美國制度選出了兩個老頭出來競逐,一個在美國政壇40多年有份打造1比99的貧富懸殊,另一個用盡歪理/霸權、囂張跋扈。 看他們兩位辯論都是全面互相抹黑,完...
汪敦敬
專家論市
大圍站上蓋新盤推售,吸引了超過2.27萬票認購。毫無疑問,樓盤將會一Q清袋。而且,也帶動全城熱話,在疫情當道的今天,何解會有這麼多人認購單位? 以往內地同胞很容易成為代罪羔羊,但今次香港仍在閉關,內地...
李峻銘
專家論市
特首林鄭月娥推遲到北京開會,原因是碰上本月26日至29日北京正召開中央五中全會,制定「十四五」規劃及2035年遠景目標。這個解釋雖然算是合理,但之前沒有預先溝通好就宣布行程,未免讓外界感到默契不足。 ...
蔡志忠
專家論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