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 下頁
幸福有家
筆者在工作中經常遇到有不同情緒行為問題的兒童,他們輕則常因小事發脾氣、出手打人、發噩夢,甚或有拔毛症、尿床、焦慮、抑鬱等等。而當中有不少個案都是於家庭出現困境後患上情緒問題。 家,是孕育孩子成長的重要...
鄭美君姑娘
幸福有家
家福會早前發布了「香港家庭幸福指數」2022調查結果,顯示「多代家庭」的家庭幸福水平較其他組別低,而且跌幅亦較其他組別大,值得關注。傳統上,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,三代同堂是高興的事。但事實上,結婚生...
註冊社工梁錫麟
幸福有家
常言道:「家有一老,如有一寶」。近10年香港人口急速高齡化,根據安老事務委員會在2017年發表的「安老服務計劃方案」,香港人口預期會由2014年的724萬上升至2043年的822萬。與此同時,長者人口...
吳文浩
幸福有家
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都是我們所期望的,但有錢也不代表可以有幸福美滿的家庭。家福會理財教育中心舉辦「智慧錢」理財教育計劃的「二次人生」模擬體驗遊戲,讓高中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工作、進修、儲蓄及消費等範疇,學會...
張子恒
幸福有家
網絡討論區有一組魔法數字「6299」讓人聞風色變,指的就是「老爺(62)、奶奶(99)」。隨着人口結構變化,三代同堂的家庭愈來愈普遍,而「四大長老」也經常需要幫忙照顧孫兒女,兩代更容易因照顧孩子出現衝...
張明慧
幸福有家
衝突,是兩個個體為着彼此的需求、價值觀和利益而產生的對抗表現,因此凡是有人聚居的地方,就會出現衝突。以家庭為例子,過往筆者在家庭輔導工作中,認識到很多家庭衝突,大多出現在婚姻、婆媳、親子和兄弟姐妹等至...
吳瓊欣
幸福有家
維繫家庭幸福,家庭照顧者的身心靈健康是其中一個關鍵。筆者嘗試集中以婦女的角度探討照顧者的需要。婦女如果能在勞碌照顧家人的生活及個人空間中得到平衡,會更能處理照顧的壓力,減低「耗盡burnout」這種精...
李俊瑩
幸福有家
自去年疫情,有不少家庭也經歷着各種變化和考驗,從服務中看到有些人工作受疫情影響,令家庭失去經濟支柱;疫情下停課,子女的學習變成網課亦令生活有着翻天覆地的變化:例如處理子女電子裝置是否足夠應付學習;課外...
黃詠樟
幸福有家
新冠肺炎發展變幻莫測,疫情多方面地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模式。工作、學習,以至社交活動均被打亂,市民需長時間留在家中,家庭成員之間的摩擦亦隨之而增加,但礙於疫情的諸多掣肘,大眾對如何維繫良好家庭關係感到毫無...
鄭翊希(香港家庭福利會註冊社工)
幸福有家
家庭資源是其中一項影響家庭幸福感的元素,當中需檢視我們能否有效運用家庭內部不同資源,滿足家庭成員的日常所需。 面對經濟逆境時,我們可以嘗試調整心態,思考如何管理有限的資源,不抱有無奈接受的想法,反而從...
陳慧敏
幸福有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