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 下頁

理療感悟

拔罐治療像個寶,不單自古中醫以動物角製成罐作治療工具,古埃及及希臘等文化起源地,亦被發現使用拔罐作治療器具。古希臘名醫希波克拉底,亦在其著作中記載,以拔罐抽取人體失衡而多餘的血液、痰液、或黑色或黃色膽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9/13
談談拔罐

承接上文及往昔面肌痙攣及面癱面神經麻痺文章,已知兩者同涉面肌,但病理有天淵之別,面肌痙攣為肌肉不自主收縮,面癱則因面神經受累,萎軟收縮無力,成因是面神經綫易受過濾性病毒感染,面肌肉失去神經支配失能。若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9/06
如何得知面癱已康復?

面肌痙攣並不等同於面神經麻痺,前者為面部肌肉不自主收縮跳動,開初多以眼瞼為先,後續發展眼角及面頰肌肉跳動,過度疲勞、情緒波動時更為嚴重。面神經麻痺因面神經炎症受壓,多繼發於過濾性病毒感染,致半邊臉肌肉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8/30
面肌痙攣

根據世衛標準,正常男子精子數量應每次射精達3,900萬至9.28億,活躍精子百分比要達到40%至81%,否則即使數目或達標,但活躍比例不夠,仍被視作精子活躍度不足,引致不育。 男子生殖成熟,自中醫古籍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8/23
精子弱勢

三叉神經痛為面部劇痛病症原因,這既可原發性發病,也可繼發於腫瘤、生蛇等因素。疼痛可因面部劇烈動作誘發,例如刷牙洗面、大笑等,正常生活受嚴重影響。與藥物等常規治療比較,究竟針刺治療可否紓緩三叉神經痛症?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8/16
談談三叉神經痛

骨骼肌肉痛症特徵,常痛有定處,觸手可及,若不繼發壓迫神經,症狀並不涉及麻痺或皮膚感覺異常等神經症狀。但臨床實際情況,時有些神隱症候群,症狀若隱若現,勞累後短暫出現痺痛,休息後又如常,檢查頸腰椎卻並不相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8/09
不尋常肩痛 ——四邊孔綜合症

老齡老化除了器官衰退、關節退化外,肌肉萎縮亦標誌身體功能衰退。眼耳體感等感應不靈,加諸肌肉無力、反應遲緩,若遇失衡情況,更易跌傷骨折,引致嚴重後果。上下肢肌力水平反映生活自理及活動能力,而老齡卻明顯日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8/02
老人肌少症

頸椎退化,有機會壓迫神經根,導致神經根型頸椎病,引致上肢特定皮節區域痺痛或相關肌肉無力。除此以外,若退化範圍廣泛,頸椎間盤突出,則可協同增生骨刺,進一步收窄椎管通道,壓迫及成為脊髓的緊箍咒,引致頸椎脊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7/26
頸中央脊髓症候群

肩頸膊關係密切,活動功能息息相關,一者問題可繼發他處疼痛,或若能夠打破惡性循環,合理治理其一,亦能改善肩頸膊整體活動情況。以下將談談頸與肩胛,兩者結構如何連繫?處理上又有何需要注意地方? 肩胛與頸椎的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7/19
頸痛與肩胛

頸椎病分型略多,按受影響組織及症狀,可分為頸型、神經根型、脊髓型、交感神經型及混合型。臨床常見頸痛併手麻痺,為頸型合併神經根型頸椎病類,但更為常見者,是頸痛伴見手指冰冷、皮膚乾燥及感覺遲鈍,若已排除前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7/12
非典型頸椎病

上肢麻痺,並不一定為頸椎關節或椎間盤退化壓迫神經所致。若脊旁神經根受壓症狀會以皮節(Dermatome)或神經綫分布,假如手麻痺區域較廣,並出現手掌手指肌肉無力者,其實更要留意一常見但會被忽視症候群—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7/05
手麻痺非全因頸退化

頭痛成因繁多,耳熟能詳有偏頭痛、張力性頭痛等原發性因由,或他病如顱內血管及非血管病因,血內物質失衡、心理等繼發原因。而頸源性頭痛,更是繼發性頭痛中最常見但又被容易忽視成因。以下會分享頸源性頭痛較新研究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6/28
頸源性頭痛新知

現代醫學對腎結石處理手到拿來,按統計病人作體外震波處理成功率高達80%,但即使如此,對於不同體質或同兼他症病人,中醫治理亦為理想之選。 西醫腎結石治療手法繁多,除體外震波這類為入侵治療外,亦有性質為入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6/21
再談腎結石治療

當身處一行業中,很容易以知識框架認知眼前。就以腰背痛症為例,臨床頗易將腰痛病歸因背肌勞損或椎間盤損傷等,而忽略內科成因如腎結石等亦可導致腰痛。時值炎夏汗流浹背季節,更是腎結石好發日子,借此亦想多談談腎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6/14
談談腎結石

女性白帶分泌本屬正常生理現象,但過猶不及皆可導致下體不適。白帶猶如外生殖器天然屏障,抵抗感染,但若臟腑功能失衡,帶脈不固或受損,皆可致濕擾盆腔下焦,出現白帶量變,甚至衍生質變,如黃帶赤帶、青帶或氣味改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6/07
淺談中醫帶下病

前文曾介紹包括尿道炎、前列腺炎等,導致小便澀痛、不暢或排尿不全等小便習慣改變;尿液性狀轉變,如血尿、小便混濁揭示病況源於下尿路、膀胱及腎臟。另一個異常症狀小便有泡,更是令人容易對蛋白尿病症對號入座。究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5/31
尿帶泡沫是蛋白尿?

鼠蹊或下陰生理衞生問題,一般視為羞於啓齒話題。平常少談,更易疏於了解,曾有網上分享時有女患者因漏尿遺尿問題,查問自己是否患上前列腺疾病。 本專欄過往幾周分享數篇文章,內容圍繞男女膀胱及下尿路疾病及處理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5/24
盆腔肌肉訓練

步入不同年紀階段,總是容易患上年齡相應毛病,例如少年中年跌碰受傷,壯年過後出現退化症狀,而中老年群組不少人受泌尿系統疾患之苦,而滲尿漏尿更是常見症狀。記得有次街上看到一位長者與另一老友記言談家常,不知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5/17
漏尿滲尿醫囑

中醫問症,有《十問歌》作規範,每每必問患者小便習慣一事。雖名小便,但非小事一樁,若細想便秘者仍可數天才排便一次,而如果相同天數才有或能小便,這早已是內科頭等大事!問小便會圍繞如尿量每次每天總量、日晚間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5/10
談談中醫尿濁

《黃帝內經》有云:「飲入於胃,游溢精氣,上輸於脾,脾氣散精,上歸於肺,通調水道,下輸膀胱,水精四布,五經並行。」、「膀胱者,州都之官,津液藏焉,氣化則能出矣。」這些古文意旨不難理解,這其實是關於水液自...

盧文健

理療感悟

2023/05/03
中醫談尿閉塞或尿量不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