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 下頁

醫道講

上回提到昏迷指數的應用,倘若指數顯示一名嚴重腦創病人已陷入昏迷或半昏迷狀況,醫生需要盡快作出全面的判斷。一般來說,針對腦受傷或腦有瘀血的情況,減壓是首要的目標,避免創傷產生的血塊或腦水腫,繼續及持續壓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9/19
提防腦創後的二次傷害

大家都可能遇過有親友因為腦部問題而住院時,總會聽醫護人員提及昏迷指數。昏迷指數(Glasgow Coma Scale, GCS)是由一名英國醫生發明,是一套用來判斷病人精神和清醒程度的評分機制,最初理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9/05
昏迷指數有得計

作為一位腦科醫生,經常都會遇到各式各樣的腦科疾病,如中風、腫瘤及血管瘤等等,但在日常應診中,頭部發生意外而導致的腦部創傷病例,其實也佔頗大的比重。頭部受創可以對腦部造成不同程度的創傷,有時可能只是輕力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8/22
腦部創傷有分輕重

引起發燒的腦部疾病,除了常見的腦膜炎,還有另一種可帶來更嚴重後果的問題,就是由腦部炎症引起的腦內膿瘡。腦膿瘡絕大部分都是細菌性,除了發炎相關的病徵之外,更會產生猶如腦內長出腫瘤的症狀,例如腦壓上升導致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7/24
發燒可能是腦生瘡?

上回講發燒,提到腦膜炎是引致發燒並需要提高警覺的病因之一。兒童特別是年幼的孩子出現發高燒、呆滯及腦癇等症狀時,都要懷疑是否由腦膜炎所致。縱使隨着社會衞生條件改善,加上疫苗等幫助,腦膜炎個案已比十幾廿年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7/07
腦膜炎可以燒壞腦!

發燒是十分常見的症狀,背後的成因有很多,例如感染、傷風感冒,以及近幾年造成疫潮的新冠病毒。大家仍記得,若一年多前有點發燒,不但只「生人勿近」,人見人怕,更只有公立醫院才會接收診治。 為何人會發燒?其實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6/23
發燒會燒壞腦?

腦內有腫瘤或異物固然可導致顱壓上升,但有時腦部沒有任何異樣,也可能會出現顱壓高的情況,醫學上稱為良性顱內高壓症。縱使是良性,惟病人通常也有明顯的顱壓高相關症狀——頭痛,壓力甚至引起眼底視乳頭水腫,連帶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6/02
腦無事但顱壓升高?

上回講顱內壓低會引致頭痛,其實顱內壓過高都會誘發頭痛。因為大腦所在的顱內範圍是個密閉的空間,本應只有腦細胞、腦水及血液3種成分,而這些成分的體積基本上是固定及平衡水平,故此當任何一方增多時,都會令顱壓...

熊偉民醫生

醫道講

2023/05/19
頭痛與腦壓高

頭痛可說是老生常談的症狀,成因多不勝數,既可以是睡眠不足或壓力過大引起的輕微頭痛,也可能是腦內生有腫瘤,導致顱內壓力上升而產生疼痛。不少人可能以為頭痛都與顱內壓高,但其實顱內的壓力過低都可以是頭痛的肇...

醫道講

2023/05/05
躺平就會好的頭痛

聽覺問題十分常見,有些人會突然失聰或聽力下降,但更加常見是出現令人困擾的耳鳴。耳鳴是指只有病人才「聽」到的一些雜聲,聲音可以是偶然出現,也可以持續不停;有的是高頻聲響,也有的是機械聲或流水聲;有些或可...

醫道講

2023/04/14
一個不治之症——耳鳴

最近見到兩名因為一些特別原因而來求診的病人,第一位是一名七十歲的老人家,另一位則是三十多歲的年輕婦人,不約而同的是兩人都是偶然間發現腦內有一個頗大、不容忽視的陰影,突然患病的消息亦令兩人措手不及,不知...

醫道講

2023/03/31
出其不意的腦毛病

隨着政府在早前解除口罩令,香港基本上已取消所有防疫措施,我們終於復常了,而在3年的抗疫期間,全港大半人口都曾感染新冠病毒。在我的病人中,也有近半曾經確診,都有不同的不適症狀,部分人確實在染疫後出現一些...

醫道講

2023/03/17
如何應對腦霧?

我們覺得大腦生病或不適時,常常都有頭暈的情況。頭暈呈現的方式有很多種,可以是暈船浪般的腳浮浮,也可能是天旋地轉式的暈眩,甚至是失去知覺突然休克的暈倒。假如頭暈問題持續不退、每況愈下的頭暈,必須盡早求醫...

醫道講

2023/03/03
找出頭暈的原因

都市人愈來愈注重健康,也愈來愈多人願意及希望經由身體檢查,找出潛藏體內的疾病,及早應對以預防嚴重併發症及後遺症。面對每4人就有一人會中風的威脅,有一定年紀或出現懷疑症狀時,例如覺得頭有點暈、頭痛,甚至...

醫道講

2023/02/17
中風評估減患病風險

作為一名腦外科醫生,固然經常面對中風及腫瘤等大病症,但其實不時也有病人因為腦筋似乎轉得慢了,有遲緩的狀況,而求問是否有辦法增強腦力,減慢退化的速度,尤其近兩三年新冠感染肆虐,其中一個後遺症就是腦霧,引...

醫道講

2023/02/03
兔年醒腦貼士

腰痛常見由坐骨神經痛所致,但亦可能是其他問題所引起,例如骨質疏鬆症、腰椎勞損退化,但若病人出現一些「紅旗」症狀(Red Flag Syndrome),則可能並非單純的腰痛,這時就絕對不能遲疑,及早求醫...

醫道講

2023/01/20
腰痛的4個紅旗訊號

兒童及青少年的情緒健康是備受關注的課題,近期一項研究證實,足夠的運動對兒童及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有正面影響,並認為有足夠的證據支持,將有氧運動列入緩解兒童抑鬱的策略,以及臨床治療的其中一個選項。 這項在《...

醫道講

2023/01/13
運動何止強身健體

坐骨神經痛是頗為常見的疾病,目前也有非常有效的治療,病人實毋須啞忍神經痛帶來的痛楚和不適。對於病情輕微的病人,以藥物及物理治療作保守治療,能夠奏效固然最好,但不少病人經過6至8星期的保守治療仍不見效時...

醫道講

2023/01/06
淺談坐骨神經痛治療

腰骨痛是大家經常遇到的問題,由一般的工傷、疲勞、運動創傷或年老退化,都是常見引致腰痛的原因,故此可說近半人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腰痛。在各類腰痛之中,最使人關注或擔心的可說是坐骨神經痛,惟大家對此病的認識...

醫道講

2022/12/23
何謂坐骨神經痛?

有留意財經新聞的朋友,應該留意到近期加密貨幣市場大幅波動,原因是全球第二大加密貨幣交易所FTX申請破產,引發幣圈倒閉結業潮,投資者或因此而血本無歸,情緒難免會受到影響。其實,即使沒有今次危機,澳洲一項...

醫道講

2022/12/02
投資與賭博

即時報價 更多

即時指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