專欄 下頁
社評
新居屋昨開始揀樓,買家憂喜交集,喜是能以大折扣置業,憂是會否摸頂入市。居屋嚴重供不應求,市民憂慮樓市調整惟仍要入市,政府須設法增加居屋供應,滿足住屋需求。 需求增供應減 現中籤率僅1.7% 今期4,8...
社評
當外界關注內地明年經濟增長會否跌穿6%,內地就會否進入「保4爭5」年代有不同看法。但真正關鍵是就業,若進一步向服務業轉型等能創造足夠職位,增速再稍放慢更非壞事。 中美貿談能否趕及在12月15日死綫前達...
社評
港府處理當前局面要顯出管治力,除高層次如就美國立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》,在國際上申述反對理據外,更要在回復市民日常生活上借鑑「破窗理論」,分秒必爭的重建有秩序社會。 美搞國際陣綫 港防四方受敵 香港除...
社評
美國又出招封殺華為,應屬一虛一實。虛的是再謀將華為排除在美國銀行體系外,此是迫北京在本月中貿談死綫前妥協;實的是組聯盟圍堵華為。華為與北京都不能再對美國存幻想。 外媒報道白宮考慮,將華為排除在美國銀行...
社評
聖誕臨近,市道冷清,多區吉舖湧現,有商場更罕有節日裝飾欠奉。港府昨推第四輪紓困措施,主要支援中小企。紓困之外,市民更期望政府能提振經濟;商界亦須自救,設法刺激市民消費意慾,掃走沉甸甸氣氛。 港人消費佔...
社評
中美貿易戰又橫生枝節,美國總統特朗普突增闢新戰綫,聲言待明年大選後才與華達成貿易協議或更好,似又再極限施壓,加上國會不斷對華挑釁,令中美本月中簽不成協議風險大增。 特反口稱不急 謂大選後簽更好 特朗普...
社評
聖誕臨近,往年街頭喜洋洋的氣氛不再,寒風卻吹得更急,各區丁不旺,財更難旺,零售大跌,港府更面臨財赤的嚴峻經濟形勢,佳節當前,相信大部分市民難有好心情。 面對經濟寒冬,港府須盡快推出新一輪貼地利民的紓困...
社評
內地官方製造業PMI意外地好,重回榮枯綫之上,令人憧憬經濟有趨穩迹象,惟內地經濟內外交困的局面暫未改善,形勢依然嚴峻,月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為明年經濟定調,來年勢加大政策力度,穩就業穩經濟。 P...
社評
本港樓價指數連跌5個月,但今年仍累升4.6%,過去支撑樓市大升的「三低」(低息、低供應和低失業率)正出現變化,勢令後市受壓,準買家入市前須審慎。 低息低供應低失業率轉勢 差估署昨公布10月份樓價指數為...
社評
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》,香港進一步成為中美角力磨心。港府須汲取教訓,施政要顧及國際形勢,並發動各界尤其商界,游說華府慎對這已懸在香港頭上之刀。 特簽署意料中 短期應不動刀 特朗普簽署...
社評
西九龍高鐵站「巨無霸」商地,由發展商以香港有史以來,涉及最多資金標價的422億元投得,雖屬市場估計中下水平,惟本港正受中美角力和政治風暴困擾,發展商願投入巨資,可說對本港長期發展投下信心一票。 西九項...
社評
投資市場昨天最多人談論的是「你有否認購?」、「你分配到多少?」談的是阿里巴巴(09988)首在港掛牌,認購中籤者獲利不少。 投資者有錢賺當然好,阿里上市對港股亦意義重大,港股不止在中美角力對華企起保險...
社評
很多市民昨天見面的第一個話題,就是想不到建制派在區選全面大敗至此。建制派在今次選舉可說是潰敗,嚴重程度比大多數人的估計更慘。 建制派雖獲4成選票,但因是單議席單票制,所獲議席劇減,因選民將區選當成政治...
社評
反修例引起的風暴令社會氛圍高度繃緊下,昨天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出新高。高投票率清楚反映了,市民熱切希望用文明安穩的政治參與方式,以和平理性的聲音,能更有力帶領社會運作逐步回復正常。 港人昨顯示了對區議會...
社評
在現時政治氛圍下,明天舉行的區議會選舉,不少候選人以政治訴求為主軸。但區議會是地區諮詢組織,在我們政制設計中應主力集中在社區民生具體事務,選民宜汲取過去經驗,主要考慮候選人地區工作實績及政綱來投票。 ...
社評
特首前天召開特別會議,與司局長和百多名各部門首長開會,加強協調統籌,協力應對目前社會亂況,是走對了頭,應繼續盡快爭取成效,挽回市民信心。港府固須抖擻做實事,下一步應統籌支持由區議會及社區團體,盡責協調...
社評
美國國會通過《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》,將球拋到美國總統特朗普手上,他的簽署將成中美貿談的詛咒。中美是否有足夠政治智慧和空間,如華為事件般,將該法案與貿易談判分開處理,香港亦免淪為磨心? 特計選情得失 利...
社評
中小學今天復課,港府切莫只着眼交通開始陸續打通,必須確保學生安全上學上課,並擬定好各種應變方案,以免置學生安全及健康於危險之中,亦要關顧家長所需,不要如上次一句「家長自行決定」,將責任推給家長,勿再為...
社評
政府跨部門應對社會混亂的工作小組成立後,昨首次交代進展,惟對市民每天最貼身的出行問題未有足夠安排,市民上班上課丶睇醫生覆診、以至照顧家人等外出的安全問題,亦未在關鍵地方做好回應,令市民對小組工作成效存...
社評
針對暴徒連日嚴重堵路,影響本港市民日常出行,近日多區市民冒着人身安全的威嚇,自發上街清理路障,反映社會大眾對政府不作為的憤怒而進行自救。港府須掌握輿情,真正急市民所急,馬上認真解決市民實實際際的困難。...
社評